山东潍坊携金石文化走进北京 “金石宗师”陈介祺罕见珍品亮相
山东潍坊携金石文化走进北京 “金石宗师”陈介祺罕见珍品亮相
山东潍坊携金石文化走进北京 “金石宗师”陈介祺罕见珍品亮相6月7日,“金石之都·人文潍坊”北京活动周开幕。山东省潍坊市携金石文化走进北京,并(bìng)带来两场精品展览,展出一代金石宗师陈介祺的(de)墨宝(mòbǎo)及旧(jiù)藏,再现“万印楼”传奇历史。展览持续至7月17日。
6月7日,“金石之(zhī)都·人文潍坊”北京活动周在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(zhōngxīn)启动。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
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区(hǎidiànqū)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开幕。本次活动以“礼敬(lǐjìng)簠斋 薪传国粹”为主题,由中共潍坊市委、北京市海淀区委、潍坊市人民政府、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(zhǔbàn)。
金石文化是(shì)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涉及领域广泛,包括金属器物、石器、玉器、陶瓷器等,记录下了各个历史(lìshǐ)时期的发展、成就和变迁。山东潍坊是著名的“金石之都”,晚清金石学(jīnshíxué)家(jiā)、收藏家、考古学家陈介祺就是潍坊人。陈介祺注重古器物的历史价值,其(qí)位于潍坊市潍城区的故居“万印楼”曾珍藏玺印(xǐyìn)7000余方,举世闻名的“毛公鼎”就是在这里被首先“验明正身”。
陈介祺收藏的汉代“富贵”壶。新(xīn)京报记者 浦峰 摄
此次山东潍坊携金石文化走进北京,同时带来两场精品展览。其中(qízhōng),“礼敬簠斋——一代金石宗师陈介祺特展”展出陈介祺旧藏青铜重器、玺印封泥等(děng)珍品的拓本、著述、题刻及其手札墨宝。陈介祺监拓毛公鼎全形(quánxíng)拓本、周钟(十钟)全形拓本、《十钟山(zhōngshān)房印举》《簠斋尺牍(chǐdú)》等罕见展品首次亮相北京。
另外一场展览“薪传国粹——‘万印楼’新藏当代国际篆刻精品展”则汇集海内外篆刻名家作品近300方,展现传统金石艺术(yìshù)在(zài)当代的(de)国际化表达。
金石文化已经成为潍坊的一张名片,2013年(nián)陈介祺(chénjièqí)诞辰200周年之际,潍坊成立陈介祺研究会,此后连续11年开展活动,再造一座当代“万印楼(wànyìnlóu)”。经过11年努力,“万印楼”金石篆刻藏品总数达到23588件,其中精品印章超万件(wànjiàn),还有精品印屏、名家(míngjiā)书法、珍贵摩崖刻经拓片以及各种藏品、历代印谱和金石专著等。
值得关注的是,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,金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(zēngqiáng)。一年一度的“陈介祺艺术节”和(hé)“陈介祺金石文化周”吸引了日本(rìběn)、韩国(hánguó)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美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超6万人次参与。
嘉宾参观“万印楼”新藏当代国际篆刻精品展(jīngpǐnzhǎn)。新京报记者 浦峰(pǔfēng) 摄
“我作为日本篆刻家协会会长,自2013年开始几乎每年都率团参加(lǜtuáncānjiā)潍坊(wéifāng)的金石文化活动。”今天在现场,专程赶来(gǎnlái)的尾崎苍石告诉记者,他期待中日两国的金石爱好者(àihàozhě)与篆刻爱好者能(néng)通过这一平台多交流学习,为中日友谊添砖加瓦。据了解,去年陈介祺金石博物馆开馆时,尾崎苍石曾捐赠100方古铜印以及20方封泥。
活动现场(xiànchǎng),潍坊市向5位海淀区金石学者颁发“金石之都(dōu)城市文化智库顾问”聘书。活动周期间,还将举办(jǔbàn)“金石之都·人文潍坊”学术交流。
主办方表示(biǎoshì),此次举办(jǔbàn)“金石之都·人文潍坊”北京活动周将搭建起潍坊“金石之都”与(yǔ)海淀科教资源的桥梁,同时,依托首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战略地位与平台优势,促进金石文化与现代(xiàndài)艺术、设计、时尚等领域跨界融合,共同推动金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
6月7日,“金石之都·人文潍坊”北京活动周开幕。山东省潍坊市携金石文化走进北京,并(bìng)带来两场精品展览,展出一代金石宗师陈介祺的(de)墨宝(mòbǎo)及旧(jiù)藏,再现“万印楼”传奇历史。展览持续至7月17日。
6月7日,“金石之(zhī)都·人文潍坊”北京活动周在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(zhōngxīn)启动。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
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区(hǎidiànqū)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开幕。本次活动以“礼敬(lǐjìng)簠斋 薪传国粹”为主题,由中共潍坊市委、北京市海淀区委、潍坊市人民政府、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(zhǔbàn)。
金石文化是(shì)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涉及领域广泛,包括金属器物、石器、玉器、陶瓷器等,记录下了各个历史(lìshǐ)时期的发展、成就和变迁。山东潍坊是著名的“金石之都”,晚清金石学(jīnshíxué)家(jiā)、收藏家、考古学家陈介祺就是潍坊人。陈介祺注重古器物的历史价值,其(qí)位于潍坊市潍城区的故居“万印楼”曾珍藏玺印(xǐyìn)7000余方,举世闻名的“毛公鼎”就是在这里被首先“验明正身”。
陈介祺收藏的汉代“富贵”壶。新(xīn)京报记者 浦峰 摄
此次山东潍坊携金石文化走进北京,同时带来两场精品展览。其中(qízhōng),“礼敬簠斋——一代金石宗师陈介祺特展”展出陈介祺旧藏青铜重器、玺印封泥等(děng)珍品的拓本、著述、题刻及其手札墨宝。陈介祺监拓毛公鼎全形(quánxíng)拓本、周钟(十钟)全形拓本、《十钟山(zhōngshān)房印举》《簠斋尺牍(chǐdú)》等罕见展品首次亮相北京。
另外一场展览“薪传国粹——‘万印楼’新藏当代国际篆刻精品展”则汇集海内外篆刻名家作品近300方,展现传统金石艺术(yìshù)在(zài)当代的(de)国际化表达。
金石文化已经成为潍坊的一张名片,2013年(nián)陈介祺(chénjièqí)诞辰200周年之际,潍坊成立陈介祺研究会,此后连续11年开展活动,再造一座当代“万印楼(wànyìnlóu)”。经过11年努力,“万印楼”金石篆刻藏品总数达到23588件,其中精品印章超万件(wànjiàn),还有精品印屏、名家(míngjiā)书法、珍贵摩崖刻经拓片以及各种藏品、历代印谱和金石专著等。
值得关注的是,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,金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(zēngqiáng)。一年一度的“陈介祺艺术节”和(hé)“陈介祺金石文化周”吸引了日本(rìběn)、韩国(hánguó)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美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超6万人次参与。
嘉宾参观“万印楼”新藏当代国际篆刻精品展(jīngpǐnzhǎn)。新京报记者 浦峰(pǔfēng) 摄
“我作为日本篆刻家协会会长,自2013年开始几乎每年都率团参加(lǜtuáncānjiā)潍坊(wéifāng)的金石文化活动。”今天在现场,专程赶来(gǎnlái)的尾崎苍石告诉记者,他期待中日两国的金石爱好者(àihàozhě)与篆刻爱好者能(néng)通过这一平台多交流学习,为中日友谊添砖加瓦。据了解,去年陈介祺金石博物馆开馆时,尾崎苍石曾捐赠100方古铜印以及20方封泥。
活动现场(xiànchǎng),潍坊市向5位海淀区金石学者颁发“金石之都(dōu)城市文化智库顾问”聘书。活动周期间,还将举办(jǔbàn)“金石之都·人文潍坊”学术交流。
主办方表示(biǎoshì),此次举办(jǔbàn)“金石之都·人文潍坊”北京活动周将搭建起潍坊“金石之都”与(yǔ)海淀科教资源的桥梁,同时,依托首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战略地位与平台优势,促进金石文化与现代(xiàndài)艺术、设计、时尚等领域跨界融合,共同推动金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